当人们还在为世界杯赛场上激烈的拼抢喝彩时,很少有人知道巴西队助理教练马科斯·桑托斯(Marcos Santos)曾经是一名出色的吊环运动员。这位37岁的前奥运选手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宣布退役,却在短短三年内完成了从体操馆到足球场的惊人转型。 桑托斯的转型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。2018年世界杯期间,他受邀为巴西国家队门将阿利森进行专项训练。"当时我只是想帮助他改善扑救时的身体控制能力,"桑托斯回忆道,"没想到这次合作彻底改变了我的职业轨迹。" 桑托斯将吊环训练中的许多元素融入了足球训练。他特别强调:"吊环运动员需要在空中保持绝对的身体控制,这与门将扑救时的身体姿态有异曲同工之妙。" 巴西队主力门将埃德森表示:"桑托斯的训练方法很特别,他设计的那些悬吊训练让我的扑救范围扩大了近15%。"据数据统计,巴西队在最近15场比赛中,门将扑救成功率提升了8.7%。 不过,桑托斯的训练方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。传统足球教练卡洛斯·阿尔贝托公开质疑:"让一个吊环运动员来教足球?这简直是对这项运动的亵渎。" 但巴西足协技术总监费尔南多·拉扎罗力挺桑托斯:"体育科学在不断进步,我们需要打破固有思维。桑托斯带来的跨界视角正是巴西足球需要的。" 随着巴西队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,越来越多球队开始关注这种跨界训练模式。据悉,已有三支欧洲豪门向桑托斯抛出橄榄枝,但他表示:"我的根在巴西,我想帮助祖国第六次捧起大力神杯。"体操王子跨界足球界
"吊环训练给了我无与伦比的上肢力量和核心稳定性,这些恰恰是现代足球守门员最需要的素质。"
不为人知的转型之路
体操理念改变足球训练
争议与认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