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的夏天,香港的夜晚比往常更燥热。狭窄的弥敦道上,身穿巴西队黄绿色球衣的年轻人举着喇叭穿梭,711便利店里的啤酒销量翻了五倍。这届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杯,让这座不夜城的作息彻底颠倒——凌晨三点,茶餐厅里依然挤满盯着老式显像管电视的食客,侍应生端着冻柠茶穿梭时总要喊一声:"唔该借借!睇波啊!" 当时全港茶餐厅最热卖的"外星人特饮"(冻柠乐加话梅)见证了球迷的狂热。巴西队比赛日,旺角麦花臣球场外的露天转播区能聚集两千人,每当罗纳尔多带球突破,整条洗衣街就会爆发出夹杂粤语粗口的欢呼。有报刊亭老板回忆:"《苹果日报》出嘅世界杯球星贴纸,三日就卖断货,细路仔为集齐卡卡同李铁嘅照片,肯帮阿妈执一个月垃圾。" 当韩国队爆冷淘汰意大利时,时代广场大屏幕前的意大利餐厅老板林先生当场摔碎红酒杯。这场充满争议的比赛让香港球迷首次集体质疑裁判公正性,《东方日报》甚至用整版刊登"黑哨"漫画。而中国队的首次世界杯之旅,则在港人复杂情绪中落幕——茶客们既调侃"国足三场吞九蛋",又偷偷收藏杨晨击中门柱的剪报。 二十年后再回首,当年在网吧用56K网络刷比分的少年已成中年,但兰桂坊酒吧里偶尔还会响起"Ole Ole"的跑调歌声。那届世界杯留给香港的,不仅是小罗对阵英格兰的诡异吊射,更是一个尚未被智能手机割裂的集体记忆黄金时代。红海般的街头与凌晨的电视机
"我哋班同事夹钱买咗投影机,通宵系仓库度睇英格兰对阿根廷!"
——深水埗电子配件店老板陈生回忆道 罗纳尔多的光头与港式幽默
香港本地趣闻 数据 凌晨赛事收视率 平均68.7%(破纪录) 世界杯期间急诊个案 酒精过量增加42% 铜锣湾的叹息与时代眼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