撤地设市20年来,
周口市体育事业在市委、
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
昂首阔步、快马加鞭,
留下了一串串辉煌的足迹,
刷新了一项项历史性纪录,
各项体育事业保持着
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。
近年来,我市结合“全民健身月”“全民健身日”,陆续开展了乒乓球、门球等群众体育项目,设立健步走、健身气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活动,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市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郭新喜说:“随着全民健身的开展和各类体育设施不断完善,咱周口乒乓球爱好者逐年增多,全市乒乓球俱乐部已经达到50多个,因为乒乓球是国球,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打乒乓球方式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中来,下一步,我们协会多组织各类比赛,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。”
随着“每天锻炼一小时,健康工作五十年,幸福生活一辈子”理念的深入人心,我市全民健身从百姓需要出发,结出了累累硕果。全市每年举办市级及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次数201次,中华龙舟大赛、慈善马拉松、元旦长跑等比赛,打造了一批周口品牌赛事,扩大了体育人口,有力的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。
跑步爱好者朱俊伟说:“我参加了两届周马赛事,也参加了两次沈丘半马,觉得在这个比赛中,我体验了奔跑的快乐。”
与此同时,周口市的体育场馆建设飞速进步,2016年以来,全市财政投资20.3亿元(含体彩公益金)进行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,全市所有县市已先后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、基本建成了二场三馆,进一步满足全市全民健身活动所需。
市体育中心副主任张亮说:“市体育中心按照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的开放要求,场馆设施全部对外免费或低收费开放,使群众能够走进来健身锻炼,也普及了各项群众体育项目。同时,我们利用附属设施和室内外闲置场地,开展多种商业活动,2019年全年经营收入达400多万元,体育产业创收再创新高,既增加了场馆运营收入,也减轻了我市财政负担。”
撤地设市以来,体育场馆设施越来越好,
体育社会组织越来越多,
全民健身动起来,
我市的群众体育事业也变的越来越精彩。
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覆盖面广、
参与人数多,高潮迭起,精彩纷呈。
市教体局副局长王宏伟告诉记者:“撤地设市二十年,周口群众体育蓬勃发展,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。截止目前,我市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了全覆盖,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百分之95以上,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,全市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达4300多个,社会体育指导员数总数2.15万人,经常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持续增加,现在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54以上。”
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,撤地设市以来,我市竞训体育持续扩大训练规模,补齐项目短板,创新训练模式,积极选拔优秀的苗子运动员,在全省乃至全国赛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,先后涌现出奥运会女排冠军朱婷,奥运拳击亚军张志磊,世锦赛柔道冠军李一清等一批在国际、国内体坛上富有影响的体育明星,为周口赢得了荣誉。
市教体局副局长朱鑫说:“2019年,我们着眼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,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,全年共获得53个全国冠军,130个河南省冠军,我市95名运动员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,夺得11金7银18铜,取得参加全国大型体育赛事成绩的历史性突破。”
回首过去,成绩赫然在目;展望未来,前景更加美好。
2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,
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,
周口市仍将以打造体育强市,
实现体育现代化为目标,
全面推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,
奋力谱写周口体育发展新篇章。
来源:周口手机台
原标题:《【蝶变周口】体育活动精彩纷呈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