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年不辞而别的女排天才王怡,被国家队公开除名,后来怎么样了?

2025-09-05 17:35:14   后勤服务介绍

引言

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。”此语出自《荀子•劝学篇》,教育世人想要取得成果需要脚踏实地,实实在在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01

中国女排是中国体育界的强力招牌,女排精神一直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,同时女排精神,也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“扎扎实实,勤学苦练,无所畏惧,顽强拼搏,同甘共苦,团结战斗,刻苦钻研,勇攀高峰”这是女排最响亮的口号。

▲女排夺冠

“聚沙成塔,积水成渊”在中国女排有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传奇人物存在那就是“铁榔头”郎平。迄今为止中国女排所取得的伟大成就,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,而是经过过往历届女排英雄们,一步一个脚印,永不放弃,碰到的困难一个个突破,才积累下来的,才会有今日如此耀眼的成就。

▲郎平在指导运动员

“铁榔头”郎平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女排运动员,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教练,在在当时国外曾有人高薪聘请郎平,给予极高的物质条件,但是郎平依然选择回到国内,踏踏实实的带领中国女排,在国际赛场上披荆斩棘,获得无数的荣誉与胜利,在十几年前,发生的一件事导致,郎平痛失一名优秀女排运动员而时常惋惜痛苦。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取得过女排世界杯冠军的耀眼成绩,后参加里约奥运会比赛,同样获得了里约奥运女排的冠军。

02

王怡是中国女排界九十年代有名的天才运动员,1973年出生在上海地区,其父母均是运动员,可以说是从小成长在一个体育世家里,在父母运动员的成长环境下熏陶,王怡,长到一米九的高个子,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,从小培养体育方面的技能,为她的运动基础以及身体素质各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▲王怡旧照

王怡在12岁时进入了上海当地的青年女排队,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排球运动员职业生涯。凭借王怡在俱乐部内超强的运动天赋,以及出色的表现,被国家队的主教练胡进看中招揽进入国家队。随后随队参加排球世界杯和1992年巴塞罗那举办的运动会,这两场国际性的大型赛事给王怡带来了极大的赛场经验,让她在比赛中能够准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并且去加强训练克服。抓住机遇的,迅速成长的王怡在1996奶奶参加的亚特兰大奥运会赛场上,充分的展现的属于自己的光辉时刻,打出了惊人的表现。

▲王怡训练照

1995年郎平首次进入中国女排教练组,担任教练,在当时女排队内设定的目标是争取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奖牌。在队内,王怡的能力适合担任女排副攻。作为新人,不可以立马进入这个位置,王怡在后续的比赛,赛场发挥十分出色,并没有辜负郎平教练对她寄予的厚望,但是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来说,需要把比赛跟私下生活严格区分开来,训练是必须苛刻的,运动员也需要服从教练的安排。这时候的郎平,没有理睬内外的反对因素,而是霸气的力排众议,直接将王怡放置到队内的女排副攻的位置,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,以及上场时间,从替补变为主力。

赛场上的王怡在赛场上所散发的完美表现,令人失神,然而在赛场下经常传出王怡跟教练不和的风言风语,在郎平任教国家队之前,王怡经常因为训练原因跟前教练发生冲突,因此郎平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磨灭王怡的娇气,进行冷处理王怡,可是最后效果却适得其反,这让王怡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,而后王怡选择离开国家队。

03

1998年,因郎平的其中一位爱将患病,一时之间国家女排队的实力大幅下滑,缺人比赛,继续补充人才,此时的郎平想到王怡,希望可以再一次将王怡招进国家队。1998年初,郎平动身前往上海,找到王怡进行详谈。面对郎平提出的要求重返国家队,王怡在口头上答应了,但是在交流期间,提出了一项条件,那就是她希望能够回到大学继续念书学习。

▲女排旧照

随着集训日子的接近,国家队做好了迎接王怡的回归,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,王怡在这特殊时期,选择不辞而别,在偷偷办理美国签证的情况下赴美留学。面对这样的事情,郎平在记者镜头面前失声痛哭,宣布王怡被国家队永远除名。

大家都明白在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面前,个人利益应该放一放,王怡选择一意孤行,这样的行为对王怡个人没有什么太大影响,但是对当时的中国女排有着巨大的影响。

结语如今,王怡风光不再,依靠昔日光环和友人帮助,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助理排球教练。身份的今昔对比,实在令人唏嘘。

一个运动员最大的荣誉,是在为国家荣誉奋斗时努力付出,所留下的汗水而不是永远只看表面获得了多少的奖项,这个90年代的天才排球运动员,就这样在体育圈中昙花一现。

参考资料:《荀子•劝学篇》《人民日报》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官宣|直播吧获2024中国足协杯版权🎉上直播吧,视频直播免费看
国际排联十年百星榜加莫娃 30年职业生涯辉煌无数